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资讯
2016-11-11

关于网络暴力潜台词——知道你过的不是很好,我就放心了

时间: 2016-11-11 编辑:

如今的社会,我们在感慨网络给予我们最大方便的同时,随着社交软件的深化,一步步取代我们正常社交...

qq20161111-2

如今的社会,我们在感慨网络给予我们最大方便的同时,随着社交软件的深化,一步步取代我们正常社交。社交软件充分带给我们每个人一个没有阶层,没有界限的虚拟空间,足不出户,你仍旧可以聊遍全球,问候世界每一角落的朋友,甚至跳脱出你的朋友圈,与你向往的明星聊天留言,尽情挥洒情绪,说想说的话,这大概是网络除方便以外,最大的自由,也是所有人最大的权利,甚至比现实社会更自由,更自我。 所以,刚过去的夏日里,关于空调和WIFI的决战,你有答案了吗?

就在一个小时以前,无意中看了一眼《今晚80后脱口秀》,李蛋很不正经地说着一席话,此刻在我脑中一直徘徊,“微博是个好东西,可是你仔细翻热门评论,国家政策总有人有看法,社会问题他们总有见解,好的事情他们总会酸,甚至别人因为抑郁症而死,马上就会有一篇《那些我和抑郁症在一起的日子》……”说出了不少厌倦评论党人的心声,当把庞大的人口基数放到网络上,长期压抑于“面子”问题的中国人,在这个自由的环境里,加之虚拟ID下,那个“自我”,终得解放。

看我这么讲,自我倒是个坏事情了,NO, 它从来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任何的事情都有两面性,如果你讲自我只单纯成理解为想做就做、想说就说我也无法反驳,只能一声叹气,感叹“吃瓜群众多了你一个”。在没有网络的时代里,好些个吃瓜群众没事总爱坐在大院门口,三三两两,开始议论左右邻舍的家长里短,言辞犀利,毫无保留,这样以自我意识给他人贴标签的行为,在网络世界里,他们全部转移上线。由于网络的公开透明,社交网站下方评论区,甚至转发区,便成为一场场网络暴力的聚集地,大量网民秉持着万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精神,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好些个好奇却无想法的“路人”,极其容易被他们影响,这般放肆传播如是正能量便最好不过,恰恰相反,这个世界从不如你想象美好。

众人拾柴火焰高,这话放到网络里,便没了好征兆,在韩剧《匹诺曹》中,语言则被认为是“杀人的刀”,这个世界有着太多普通甚至脆弱的心脏,从小到大,一个普通人,身上都会背负着大大小小的舆论,影响着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虽说传播在人们口中的只言片语,当这样的只言片语开始大规模爆发,舆论能够将你推向风浪尖,也能够将你打入海底。在乔任梁遗憾离世不久那几天里,关于“网络暴力”的话题长久占据热门排行榜,当语言成为暴力,有了杀人的力量,我们,终于开始思考——所谓自由,在网络世界里,不过是另一场围剿外面的糖衣,里面的杀伤力,正在扭曲着网络这场原本欢愉的大派对。

话语狂欢,道德围剿

网络每天海量生产无数话语,进入到这个领域的人有可能被没顶的话语所包围,自己也是这些话语的参与者,有人将其形容为“集体狂欢”。因为上网门槛很低,这个集体数量庞大,偏情绪化,容易受到煽动、挑唆、蛊惑和动员,具有“乌合之众”的特征。如勒庞所描述的这个“集体”的特点:“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起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某种话语如果挑动了网民的神经,就像酵母一样,一旦渗透到某类群体的情绪之中,便形成一种力量,或鼓励上进,或刺激破坏,暴力话语属于后者。网络暴力的实施者被暴力话语所暗示,成为“犯罪群体”一员。

匿名隐藏杀手

说到底,匿名是最具杀伤力的,它依靠迅速、及时扩散和隐匿特性,使攻击者躲在暗处施暴,受害者饱受长期的精神伤害,却难以抵抗。网络的匿名参与,使他们不必顾忌更多的限制和劝阻,参与网上欺凌活动,使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并且从这种攻击与欺凌中获得“强者”和“言论”的快感,甚至不觉有任何不妥。

网络暴力才是最大的病毒

在群体中,存在一种传染现象。“在群体中,每种感情和行动都有传染性,其程度足以使个人随时准备为集体利益牺牲他的个人利益……如果不是成为群体一员,他很少具备这样的能力”。 “人肉搜索”或“网络通缉令”能够迅速集结一群“好事之徒”,在这群人中的每一个人作为群体的一分子,在搜索一个目标对象时,热情会随着搜索人数的增加不断高涨,类似勒庞所言的“传染现象”。参与人肉搜索的快感总是矛盾的。一方面是指被人们认可的对贪污腐败或犯罪行为的追究、道德谴责等;而另一方面,人肉无形在侵犯人的隐私,甚至张冠李戴,殃及无辜者。“人肉搜索”很快就能够收集关于一个人的一切信息。一旦路人被裹挟进来,个体参与到这样的群体中并且获得认同的快感,容易抵消反思和内疚,形成集体无意识,甚至毫无底线的施暴,将人扒到体无完肤。

阮林玉曾在遗书有言: “人言可畏”。鲁迅先生曾在《论人言可畏》一文中这样评述:现在的报章之不能像个报章,是真的;评论的不能逞心而谈,失了威力,也是真的,明眼人决不会过分的责备新闻记者。但是,新闻的威力其实是并未全盘坠地的,它对甲无损,对乙却会有伤;对强者它是弱者,但对更弱者它却还是强者。偌大的网络,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发射器,这种无界限能够动员全社会的力量,不需要核实事实真相,人们随心所欲地参加话语生产,而且是在一个被认为是道德高地上参与话语“围剿”,而话语的强力,足以置人于死地,为了世界和平,天黑了,就洗洗睡吧,活的简单点,有什么不好呢?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