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资讯
2017-05-23

多些耐心,等一等“她”的脚步

时间: 2017-05-23 编辑:

细想一下:从四合院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我们用了70年;从三环到七环,我们用了30 年;从绿皮车到...

5期改

细想一下:从四合院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我们用了70年;从三环到七环,我们用了30 年;从绿皮车到高铁,我们用了20 年;还有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越来越快的互联网……在极短的时间内,我们眼前的一切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

的确,从人类发展历史看,没有任何一个时期的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有中国在过去30 年所经历的高速发展;与世界各国相比较,也没有如何一个国家可以有中国这样突飞猛进的巨变。

但是,在承认“硬件”发达的同时,事实上我们也该注意到“软实力”的欠缺。

首先说创新。仅在互联网领域,从推特到微博,从亚马逊到阿里巴巴,再从谷歌到百度,抛开人工优势带给这些中国本土互联网公司几近疯狂的发展速度外,她们的业务能说是创新吗?自

从有了UBER,中国市场甚至掀起了一场网约车的大潮,接下来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网约自行车、网约汽车……凡此种种,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中国本土的创新能力提出一点儿质疑吗?我们自己

的创新力到底在哪里?

关于商业规则。在中国的商业界有一个特有的现象:无论是去年的UBER、滴滴、快滴、易到,还是今年的摩拜、OFO……只要发现所谓“风口”,必然会一窝蜂出现众多市场参与者,美其名曰“充分竞争”。然而这种竞争的结果,往往是对一个行业资源的过度开发——在还没有充分发展出可持续的商业规律前,就已经将其商业价值榨取干净。当然,更多是投资人的价值。一

个没有规律,且不会自律,更不懂竞争底线的商业环境,试问,真的健康吗?

说到积累,最典型的是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发展也就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之前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中国的工业企业充其量是一个个的工业作坊、机械车间。在不到100 年的时间

里,中国的工业企业落后是一定的。笔者要强调的是两件事:第一,不要试图违反客观规律弯道超车,所谓新技术和新理念,不能代替行业经验和行业积累;第二,工业真正的发展不仅仅在于采用先进的设备,或者流水线的智能化、自动化,而是一种工业素养:整个工业领域的从业者都能真正为产品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一个没有工业素养的先进工业企业,说到底,也不过是一条先进的流水线而已。

很多事情,真的急不得。前提是,别慌:给企业和行业多一些空间,给所有软实力的构建一些时间和耐心。为了一个更具有持续性、更健康的商业和工业环境,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