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工博会在上海开幕,上海晶珩与树莓派Raspberry Pi联合展台在中国工业市场实现稳健布局,上海晶珩借助“工业树莓派”战略,为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提供可靠且高效的解决方案。
教育之外的工业机遇
长期以来,Raspberry Pi在教育和创客领域积累了良好口碑,但其实在非教育市场同样表现突出。数据显示,超过60%的Raspberry Pi业务来自非教育市场。Raspberry Pi团队表示,起初他们并未刻意进入工业领域。自2012年发布第一款产品以来,到2014年,已有大量客户在工业应用中使用Raspberry Pi产品。于是,他们推出了首款专门面向工业的产品——Compute Module 1。时至今日,Raspberry Pi已经发展到Compute Module 5,并在近期发布了Compute Module 0。公司始终跟随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文档和软件,以满足工业客户的特殊要求。
工业自动化的核心优势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Raspberry Pi展现了显著优势。公司拥有13年的产品开发经验,软硬件团队经验丰富,制造工艺由英国索尼工厂保障高质量。标准产品工作温度范围为-20°C到85°C,扩展温度产品可达到-40°C到85°C。长期供应是其一大特色,例如2012年发布的Raspberry Pi 1仍在生产,预计最早停产时间在2028-2030年,而新产品如Raspberry Pi 5和CM5的供应保证至2036年。此外,软件持续更新并向后兼容,同时与中国的CODESYS及欧洲的硬件和软件合作伙伴保持紧密合作,从而为工业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硬件和软件生态保障。
上海晶珩的战略选择
上海晶珩选择Raspberry Pi作为技术平台并非偶然。创始团队在嵌入式系统和ARM平台积累了13年的经验,发现Raspberry Pi平台性价比高、稳定可靠,功能与传统通用处理器相比几乎无差异甚至更优。教育领域的成功固然显著,但工业市场尚未充分开发。上海晶珩看中了Raspberry Pi持续推出新产品、具备长期可靠性的特性,以及覆盖广泛客户群体的潜力,将其作为工业应用产品开发的核心平台。
“工业树莓派”品牌背后的思考
“工业树莓派”不仅是口号,更是上海晶珩明确的战略定位。公司在成立之初,充分考虑如何利用Raspberry Pi的生态资源,包括客户、硬件和软件合作伙伴及已有的成功案例。工业领域门槛高,意味着可靠性和长期服务。上海晶珩选择有门槛、可持续投入且客户稳定的市场,业务增长或许不如消费类市场迅速,但更稳健可靠。通过整合Raspberry Pi的产品和生态资源,上海晶珩致力于填补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的特定需求,实现长期稳健发展。
软件与生态:工业市场的关键支撑
Raspberry Pi早已超越硬件本身,其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生态成为技术推广的重要支撑。通过持续优化产品、文档和软件,保持长期供应和向后兼容,并与主要硬件与软件合作伙伴建立紧密合作,Raspberry Pi在工业领域树立了可靠性与适用性。上海晶珩充分利用这一生态,为客户提供稳定、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和服务。公司不断推出针对工业应用的产品系列,优化产品与文档,确保软件持续更新,并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工业解决方案。这种深度协同不仅满足中国企业在工业场景中的特定需求,也推动了开放创新体系的落地。
展望未来
通过Raspberry Pi与上海晶珩的紧密合作,工业树莓派正在中国市场稳步发展。双方以技术创新、生态资源整合和长期可靠性为核心,持续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提供开放、稳定且高效的解决方案,为行业带来更多创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