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公司
2021-05-24

新华三做千亿级企业的底气

时间: 2021-05-24 编辑:

从一家硬件公司蜕变成为以应用驱动为导向的科技公司,新华三用了5年的时间。在于英涛看来,当新华三真正...

从一家硬件公司蜕变成为以应用驱动为导向的科技公司,新华三用了5年的时间。在于英涛看来,当新华三真正进入到科技这个大赛道的时候,下一个5年成就1000亿的规模不难实现。

每年的NAVIGATE领航者峰会已经成为科技界的盛宴,这一次也不例外。从去年的“AI in ALL”到今年的“云智原生”,新华三的战略宏图已充分的融入到中国整个数字经济发展之中,并为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动能。

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

而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调侃几年来都是在各种“冲撞”中度过的,包括文化的冲撞、工作模式的冲撞、商业理念的冲撞。“硬件追求的是高可靠性和品质,而软件讲求的是敏捷迭代开发,两种不同的理念其实对新华三内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在于英涛的带领下,新华三从开始尝试改变到后来拥抱改变,今天的新华三业务覆盖了“芯云网边端”,不仅帮助企业及组织构建云与智能的架构与能力,让其适应敏捷高效的应用需求,也更好地赋能客户迈入数字化应用的新阶段。

“我们已经完成了软硬结合的1.0版本,未来会向2.0,3.0的版本去演进,新华三已经用5年的时间完全从一个纯硬件公司蜕变成’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公司,这是我们用下一个5年成就1000亿规模的底气。”于英涛认为,新华三过去用5年的时间从200亿到了400亿,如今,全面覆盖“to B”的“芯云网边端”业务将为增长带来更强的爆发力。

“云智原生”,将数字化深入企业的“骨髓”

过去一年,在于英涛看来是人工智能的元年,这一年新华三提出了“AI  in  All”的概念。“我们希望让所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都智能化,让AI无处不在。”于英涛表示,如今提出的“云智原生”是希望从产品诞生的那一刻就带着云与智的属性。

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传统产业为实现数字化进程,可能会通过给设备增加传感器或芯片来增加它的数字化效能,那么,现在通过新华三的解决方案则是从产品设计的那一刻就带着云与智的原生,让数字化从原生开始。

事实上,云智原生顺应了AI in ALL智能战略的要求,致力于打造内生智能的产品和集成智慧的解决方案,同时更强调了云在数字化创新中的作用,对于新华三的业务、产品和解决方案提出了更为全局和系统的方向指引。

如果说“AI in ALL”智能战略旨在让新华三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更加智能,同时助力客户的业务和运营更具智能。而“云智原生”战略的含义更加广泛,要让新华三的业务覆盖“芯云网边端”,让产品内生智能、全面云化,让解决方案集成智慧、全面赋能。

连接伙伴,紫光云是一个“粘合剂”

为了落地“云智原生”的战略,新华三进行了充分的准备。2020年4月8日,紫光集团将云与智能业务提升到核心战略层面,成立了“紫光云与智能事业群”,整合旗下云网板块的新华三、紫光云公司、紫光华智和紫光软件在私有云、公有云、人工智能、视频云、软件服务等领域的能力。在产品层面,近期发布的紫光云3.0通过全面云化的紫鸾平台和绿洲平台提升全栈智能、全域覆盖、全场景应用的能力。

“今天你用了100T的算力,明天你需要用120T的算力,需要扩容吗?不需要,我们从公有云调20T给你。”于英涛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了新的紫光云的价值,“ICT全面的云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公有云和私有云一定是共同发展的。”

紫光云的整合也让新华三从容打出一张“云服务优先”的实力牌,“因为是’同构’的,所以我们用的是同一个云平台、同样的技术服务、同样的服务标准,这就是整合后新的紫光云的魅力。”在于英涛看来,新华三将私有云与紫光云做的融合后,让紫光云与新华三的关系更为微妙,表面看新华三剥离出了私有云的业务,但是新的紫光云却是新华三“云智原生”战略落地的关键,它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

从生态的角度看,紫光云是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公共服务平台,未来百行百业的PaaS和SaaS的解决方案都会承载到这个平台上。“我们做一个总集成去交付给我们的合作伙伴,或者说合作伙伴直接在公有云上去定制这些合作伙伴的应用。”于英涛如是说。

弯道超车,迈向千亿级

2020年,新华三营收保持着两位数增长,利润也稳健提升。在企业级WLAN、软件定义网络、刀片服务器、网络管理软件、IT统一运维软件、分布式存储块存储等领域,新华三位居中国市场份额首位。与此同时,智慧类解决方案也在政府、医疗、教育、企业、交通、金融、广电、电力能源等百行百业实现了全面布局。

如今的新华三在完成了“芯云网边端”闭环后,还进入了商用PC领域。“PC行业我做就做前三。”于英涛的自信来自新华三多年来的实践,以服务器为例,新华三用了不到三年时间就做到200亿的规模,从小弟变成了大哥。“这种高饱和的研发投入、高饱和的市场空间率,加之我们对市场的理解,所以有信心做到TOP3。”

事实上,新华三并非要在商用PC的红海中打拼,而是利用一些新热点收获差异化市场。比如,在疫情的催化和数字化升级的推动下,PC行业正在面临新一轮的市场需求拉升和应用场景变革。为此,后疫情时代企业的远程办公、远程会议、远程上课等,都会迎来一个巨大的蓝海市场。

除了PC,新华三还将发力“智慧屏”,于英涛更愿意称之为“云屏”,它将承载通信的能力、安全的能力。“白板、投影仪都不是通信功能,但是会议,远程办公要有典型的通信功能。我认为通信功能就是新华三最大的强项,而且通信能力是不可复制的,它有护城河,有专利的港口。”

近期新华三发布了包括商用笔记本、台式机和显示器及新华三云屏MagicHub等智能终端新品,以打通2B市场“最后一公里”。其中,新华三云屏MagicHub取代了投影仪和白板,增加了远程会议系统,显然更贴近用户在新常态下的需求。

把握住这些机会之后,新华三无疑将获得了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而这也是新华三实现千亿规模体量的绝佳时机。

【记者手记】

于英涛:新华三应该在双循环中起表率作用

中美科技竞争到底去向何处?这是于英涛最近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

“今天的中国仍然是世界工厂,以领带为例,浙江绍兴的嵊县领带产量占全球的70%,很多国际高端品牌的领带都出自嵊县,只不过打上了奢侈品的标志,然后流向世界各地。同样,欧美很多性价比高的东西也会流向中国。”于英涛认为,中央提出的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很好的解答了中美科技竞争走向的问题。

在于英涛看来,经济的发展或者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是符合全球人民希望的,经济要发展,全世界的经济是一个比较经济,或者是一个比较优势,这是市场经济学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所以,中美科技竞争并不是要搞One World Two System,而是按照全球一个标准做同样的东西。

“所以,我一直都主张我们搞供应链的安全,要跟国际标准接轨,新华三解决的是那些’卡脖子’工程,并非要跟别人标新立异搞两套东西。”于英涛认为,新华三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应该在“双循环”当中起到表率作用,能够起到正面领头羊的作用。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