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对于客户信任至关重要,而不仅仅是合规问题
99% 的受访者认识到,如果他们不能充分保护自己的数据,客户就不会向他们购买产品,这一比例是近年来的最高水平。
100% 的受访者表示外部隐私认证是影响其购买决策的重要因;
99%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企业有责任以合乎道德的方式使用数据;
98% 的受访者认为隐私保护是企业的当务之急,远不止是合规问题;
99% 的受访者表示隐私保护的益处大于其成本。
隐私投资获得显著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投资回报率:隐私投资仍然是对大多数企业极具吸引力的财务投资,平均而言,企业的隐私保护收益是其支出的1.9倍
85% 的受访者表示从隐私投资中获得了诸如支持创新等好处
87% 的受访者表示从隐私投资中获得了好处,例如减少数据泄露造成的损失
86% 的受访者表示从他们的隐私投资中获得了显著的忠诚度和信任度
88% 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对数据进行组织和分类,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8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公司因此更吸引投资者
85% 的受访者表示减少了因客户或潜在客户的隐私担忧而导致的销售延迟
数据本地化
93% 的受访者认为,如果将数据存储在自己的国家或地区会更安全
77% 的受访者表示数据本地化增加了企业成本
97% 的受访者表示,与本地供应商相比,规模化运营的全球供应商可以更好地保护他们的数据
隐私法对企业的影响
91% 的受访者表示隐私法对企业产生了积极影响——这一比例是全球最高水平
1% 的受访者表示隐私法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企业需要采取更多措施,让客户放心数据在人工智能中使用
95% 的中国受访者意识到需要采取更多措施,向客户保证他们的数据在人工智能中仅用于有预期的合法目的
企业为让客户放心其数据在人工智能中使用而采取的措施(注: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65%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企业正在说明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如何运作,以消除客户对数据使用和人工智能的担忧
68%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企业正在确保有人员介入人工智能运作过程,以消除客户对数据使用和人工智能的担忧
72%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企业正在实施人工智能伦理管理计划,以向客户保证数据使用和人工智能的安全性
49%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企业正在审核应用程序是否存在偏见,以让客户对数据使用和人工智能放心
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熟悉度和获得的价值
75% 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获得了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价值,而2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中获得的价值有限或没有获得价值
企业现在已经非常熟悉 (44%) 或有些熟悉 (46%) 生成式人工智能
输入到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程序中的信息类型如果与外部共享可能会出现问题
7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已输入公司内部流程相关的信息
59% 的受访者已将员工信息输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48% 的受访者已将客户信息输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74% 的受访者承认将非公开的公司信息输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
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担忧
39% 的受访者认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存在向公众或竞争对手披露信息的风险
27%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取代他们的工作
29%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代替其他员工
39%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危害
40% 的受访者表示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导致错误的结果
41% 的受访者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使用对企业的法律和知识产权构成威胁
企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管理
69%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对可以输入的数据设置了限制
7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对员工可以使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有限制
64% 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已制定数据验证规范
1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企业目前因数据隐私和安全风险而完全禁止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