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2日,久违的蓝牙亚洲大会重回深圳,蓝牙技术联盟携全球生态伙伴再次聚首,这是一次久别重逢,也是蓝牙生态重新发力亚洲、聚焦中国的关键信号。
在过去五年里,蓝牙技术联盟成员公司数量由三万多家增长至超过四万一千家,增幅近三成。这一数字的背后,体现的是蓝牙技术在全球各个行业不断扩展的应用广度。在这些成员中,中国企业的数量已经超过六千家,仅次于全球第一的国家。与此同时,2025年蓝牙设备的出货量将超过50亿台,预计到2029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80亿
“在蓝牙生态中,来自中国的公司在芯片、手机、耳机、可穿戴设备等关键领域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Ken Kolderup透露,比如蓝牙芯片方面,2025年全球出货的芯片有一半来自中国供应商。”
蓝牙技术联盟首席市场官Ken Kolderup
这背后不仅是数据上的增长,更是角色上的重构。从最初的制造参与者,到如今的标准制定、场景落地、创新生态的共同推动者,中国企业的参与已从边缘走向核心。尤其是在智能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设备全面普及的今天,蓝牙几乎成为所有智能设备的“标配通信协议”。 Ken Kolderup表示,“蓝牙技术联盟的愿景就是‘连接世界,共创美好未来’—— 通过蓝牙的科技达及全球,以实现互联。
从消费类设备看,蓝牙音频仍然是出货最庞大的品类。2025年出货量预计达9亿台,预计在未来几年将突破10亿关口;PC连接的设备,比如鼠标、键盘等,预计这些设备的出货量将会达到3.86亿;同时,苹果和谷歌正在发力打造“Find My”类网络功能,带动标签追踪设备的高速增长。这类产品2025年出货量达8000万台,未来可能扩展至遥控器、钱包、眼镜盒等更多日常用品。“人们不再只关心设备本身,而开始关注如何找回设备。”
除了音频与追踪设备,可穿戴设备是蓝牙技术另一个快速成长的方向。智能手表、健康手环、一次性医疗贴片等设备大量采用蓝牙低功耗通信,实现体征数据的高效采集与传输。尤其在健康监测领域,蓝牙正逐步成为关键底层架构。2025年蓝牙可穿戴设备出货预计达到3.23亿台,支持功能从心率、血压、血氧监测扩展至体温、睡眠质量等维度。
在个人场景之外,蓝牙也正加速向工业物联网领域渗透。数据显示,2025年,蓝牙资产追踪标签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达2.45亿,广泛部署于制造现场、仓库管理、物流运输与医院定位系统中。定位精度、通信稳定性和部署成本的综合优势,使蓝牙在工业环境中具备极高的性价比。
此外,工业设备的状态感知与预测性维护需求日益增强。传感器通过蓝牙实时上传数据,让工厂可以基于设备运行状态判断维护周期,避免因设备故障带来的停工损失。预计到2026年,大约45%的无线状态追踪的传感器将采用蓝牙通信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蓝牙也开始承载起“绿色转型”的角色。以电子货架标签为例,蓝牙低功耗通信不仅可以让企业提升运营的效率,也替代了大量纸质标签,从而带来可观的碳减排效益。到2029年电子货架标签年出货量有望达到1.38亿个,成为绿色零售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项被视为突破方向的是“智能标签”。不同于传统电子标签,它是超低能耗,主要是用在供应链管理,尤其是海运行业,这些标签本身不依赖电池,而是依靠印刷电子技术与蓝牙低功耗通信,实现真正的“用完即弃、绿色可降解”。预计到2029年的时候,智能标签的年出货量将会达到1.4亿。
总的来说,蓝牙科技已经完全超过了像点对点科技的连接,当手机连接,进入了大规模设备网络的应用,这就意味着我们将会在非常安全的场景之下,将成千上万的设备进行连接。”在Ken Kolderup看来,基于蓝牙科技,可以实现成千上万的设备进行互联。
蓝牙技术联盟近年来在创新领域持续发力,特别是在音频和定位技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Ken Kolderup在大会中重点介绍了Auracast™技术,这是联盟几年前开始重点投入的创新项目,具备强大的音频广播能力。“能够用一个单独的发射器,将音频发给无数接收者,比如你可以将自己的音频和周围的人进行分享,或者在公共场合接入电视音频,甚至在音乐会等场景中,享受更高质量的音效体验。”这一技术不仅丰富了蓝牙音频的应用边界,也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互动体验。”
另外,Ken Kolderup还谈到了去年刚推出的精密测距功能,这项基于蓝牙信道探测的增强技术,显著提升了距离感知的精准度。他强调:“这个增强不仅用于Find My功能,也让数字钥匙的安全性得到了提升。”这表明蓝牙技术正向更高安全性和智能化方向迈进。
据了解,在蓝牙技术的未来发展中,联盟正在推进超过50个增强项目。例如,针对人机接口设备的无线性能优化,通过人机接口的新的蓝牙功能,能提供无线设备表现,就如同有线连接一样强劲。这一创新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推出,满足市场对无线外设高性能的需求。
音频体验的提升也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我们希望通过高分辨率无损音频,能够真正将更好的视觉体验带给更多人群。”这一项目依赖于高吞吐量数据传输(HDT)技术,保障连接速度与容量,提升整体音频传输质量。Ken Kolderup透露,这两项技术预计将在2026年推出。
写在最后
在这场深度技术演进中,中国的角色也在同步升级。此次发布会上,蓝牙技术联盟正式宣布在中国设立法人实体“蓝牙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部设于北京,并在上海和深圳设立分支机构。新实体将统筹本地成员服务、技术推广、标准协调等事务,从而进一步贴近中国本土企业需求。
“我们希望能以更接地气的方式支持中国的开发者与企业,”Ken Kolderup表示,未来联盟还将筹备“中国成员小组”,借此加强跨企业协作机制,推动本地生态共建。
随着本地运营实体的设立、技术路线的下沉、应用场景的本土化落地,蓝牙在中国的生态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而从更大的格局来看,这不仅是一个连接协议的进化之路,更是一种数字化连接思维方式的延伸。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从耳机到工业、从医疗到物流,蓝牙技术正以它独有的简洁、低功耗与开放性,织起一张智能世界的通信底网。而这张网的未来,已经紧紧地与中国创新、中国制造、中国生态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