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公司
2025-09-04

从硬件到AI:斑马技术在中国的行业数字化落地

时间: 2025-09-04 编辑:

在物联网产业的演进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显现:数据采集手段更加多元,应用场景愈发复杂,而AI与边缘...

在物联网产业的演进中,一个明显的趋势正在显现:数据采集手段更加多元,应用场景愈发复杂,而AI与边缘计算的结合正成为推动企业数字化的核心力量。无论是制造、零售,还是医疗,行业对效率和精准度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与此同时,如何在自动化与人力之间找到平衡,也成为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现实课题。

在刚刚结束的IOTE 2025深圳展会上,斑马技术带来了覆盖制造、物流、零售和医疗的系列解决方案。让外界更清楚地看到,斑马技术正试图把自身的硬件优势、软件创新与AI能力结合起来,构建一个真正“从前端到后端”的完整物联网解决方案体系。而中国,正在成为这一战略落地的关键市场。

“在中国大陆地区,特别是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是我们最大的用户群,大概占到大中华区业务的一半。”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于放在接受笔者的采访时透露,无论是国际化的头部厂商,还是快速崛起的本土制造企业,几乎都能在产线、物流和仓储环节看到斑马技术的身影。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于放

这种广泛覆盖得益于斑马技术多年来不断延展的产品线:从条码打印、数据采集到移动计算,从RFID到视觉系统,几乎囊括了物联网现场应用的全部要素。“斑马技术是业内少数能够真正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公司,我们的SKU有几千个,能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各种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斑马技术还通过并购持续补齐能力短板,从硬件到软件,从协作机器人到视觉平台,不断扩展产业链条。让其不仅能提供单一设备,更能帮助企业完成流程重塑。于放表示“我们过去是把数据变得可视化,今天则是把AI嵌入到分布式设备,让客户可以更简单、更高效地用起来。”

如果说全面的产品线是基础,那么场景化的整合方案就是斑马技术在中国的“本地化武器”。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介绍,从去年开始,斑马技术就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七个重点解决方案,覆盖医药制造、电子制造、汽车、医疗、轮胎制造等行业。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

以医药制造为例,疫情后的监管要求推动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斑马技术的方案将传统PC端的MES系统延伸到移动端,使数据处理、流程操作和业务管理都能在可移动环境下完成。“我们的平板电脑在医药生产环节得到了大规模应用。”程宁补充道。

在标签打印环节,斑马技术并没有停留在“打印即结束”的传统思路,而是把质量管控前置到生产线上,在打印机上集成了一套检测系统,能够在输出的同时校验文字、图像和数据的准确性,确保每一张标签都符合要求。这种设计避免了因标签错误带来的返工和损耗,也提升了制造环节的整体可靠性。

斑马技术工业级别打印机

针对RFID领域,斑马技术推出了一套完整的 RFID 解决方案,涵盖了读写设备、打印设备以及各类标签,甚至还包括标签的服务化设计。通过将硬件、标签与服务打包整合,能够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目前,该方案主要面向资产管理和库存管理领域,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资产可视化管理与运营。

在中国的电子制造业领域,斑马技术聚焦于 WMS和 MES的整体解决方案整合。基于传统的条码打印方案,进一步引入了 RFID 技术和机器视觉,将各类硬件和软件整合成端到端的整体解决方案,为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生产与仓储管理能力。

与此同时,针对国内快速发展的汽车行业,斑马技术将多年的行业经验与现有产品相结合,融合 RFID、固扫以及机器视觉等先进技术,构建了面向汽车制造的行业解决方案。该方案覆盖 MES 管理、物流管理以及前端 WMS 管理,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为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在医疗行业,斑马技术同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技术沉淀。早在2003、2004年,就开始推动医护数字化转型,通过多年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疗行业解决方案——通过RFID、手持设备、环境监控产品,实现病患、医护人员、物料、设备管理及员工协作运维。

此外,斑马技术在轮胎制造行业也开展了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中国作为全球轮胎产量最大的市场之一,对轮胎本身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要求在轮胎中内置 RFID 标签。

针对这一需求,斑马技术推出了一套完整的轮胎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其不仅包括 RFID 技术,还融合了机器视觉和特殊传感技术,实现对轮胎状态的实时监测。斑马技术还开发了专门硬件,通过传感技术采集数据,并整合到手持设备中,进一步提升轮胎管理的精度和效率。

除了技术和产品,斑马技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还体现在研发和生态上。其在广州设立的大型研发中心,涵盖几乎全部产品线。同时,斑马技术也高度依赖合作伙伴,特别是在软件和服务层面。

“斑马技术做长项的部分,合作伙伴做细分行业的补充。”于放解释说,这种互补不仅加快了落地速度,也让斑马技术能更好地服务本地需求。“我们为中国客户定制产品,再与合作伙伴的方案结合,这就是斑马技术在中国一直以来的策略。”

这种模式与中国市场的特殊性密切相关。在很多细分场景,中国企业的应用实践已经领先于海外。“我们已经不是跟随者,而是在很多领域成为了领先者。”于放说道。

写在最后

 “今天我们讲软件定义效果,未来可能更多是结果定义。”这句话背后是斑马技术对AI转型的长期准备。于放透露,斑马技术在新硬件中预留了AI和边缘计算能力,同时通过收购软件企业完善AI工具链。更重要的是,它不只关注效率提升,而是强调AI如何帮助客户完成流程改造,甚至实现全新的可能性。“AI带来的价值,不是简单的效率提高,而是让企业能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于放总结道。

总的来看,斑马技术传递出的信息很清晰:中国市场不仅是其业务增长的重要支柱,更是技术创新和应用实践的“试验田”。无论是覆盖全链路的产品体系,还是针对本地需求定制的解决方案,斑马技术都希望通过软硬件结合、AI与IoT融合,帮助中国企业走向更加智能化和全球化的未来。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