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公司
2019-04-25

杨旭:共享“智能+”时代的数据红利

时间: 2019-04-25 编辑:

毋庸置疑,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中国,已成为加快实现普惠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个过程中,人口红利也开...

毋庸置疑,数字技术深刻改变了中国,已成为加快实现普惠发展的重要动力,这个过程中,人口红利也开始转化为数据红利。在杨旭看来,如果能充分释放数据价值,将会促进产业的增值和升级。

“智能的‘物’联在网上产生数据,通过对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最后变成个性化服务,这就是从人口红利到数据红利的转型。”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杨旭认为,在“智能+”时代,深挖数据红利能够为产业创造增值空间,进而加速数字经济落地。

如果把数据比作石油,那么中国就是一个“石油”大国。据IDC统计,2018年,中国约产生7.6ZB的数据,而且还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到2025年的数据量将达到48.6ZB,约占全球数据量近三分之一。与此同时,在海量数据高速增长的趋势下,绝大部分数据还未转化成商业价值,数据红利亟待开发。

事实上,产业界已经认识到,“智能+”是让数据增值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路径。杨旭认为,这也是英特尔的优势所在,英特尔正在携手产业伙伴和各行各业的用户,利用智能互联技术,深度挖掘数据红利,积极的推动着应用创新和落地。

 “智能+”焕新行业活力

中国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数据红利正在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杨旭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当工厂机器上布满了无数传感器,并每时每刻产生庞大的数据,这时候工厂的设备、流程、车间、仓储、存储全部被管理起来形成一条智慧的生产线,你可以通过它了解制造的数据、设备的数据,原材料、库存的数据,进而满足用户的个性化诉求。

上述的场景也被称为柔性制造的过程,它是智能制造的一个新模式,能够实现生产线和生产资源的智能调配,通过边云协同响应定制化需求。机器学习、人机协同等技术,可以实现管理可视化,提升自动化管理水平。

以英特尔工厂为例,它每天有50亿的数据源。以前在工厂环境收集数据可能需要几小时,如今几秒钟的时间就可以完成,在实现了智能制造以后,工厂的不良产能降低25%,零部件成本减少20%,质检速度提高10倍。

进入“智能+”时代以后对服务业的影响也是颠覆性的。试想,当消费者走进一家无人零售店,他可以和人工智能进行互动,去的次数多了人工智能就可以判断这位消费者的需求,甚至预测他要买什么;无人驾驶的出租车服务,让你把碎片时间变成个人私密的时光;智慧的餐厅让顾客吃的放心,因为他们可以看到每样菜品的源头和制作过程;电影的科技特效加上人工智能让观影者有进入角色的超凡体验……

“服务业已经是中国经济的第一大产业,智能互联技术正在推动服务业格局的改变,谁能更好地构建数据红利,谁就能获得成长先机。”杨旭表示,智能互联技术帮助“新零售”重构新体验;无人驾驶催生“乘客经济”,到2050年将会创造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数据科技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的创造力,实现了超乎想象的“新文创”。

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强大的供应链支撑,供应链的成本、反应速度和可靠性,是企业竞争力的一部分。对供应链的管理是从管控所有物流、所有产品、所有要送的货开始,从仓库货架上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更多的传感器去管控它,完全无人的分货、传输、车队上路,对车队进行管理。如果司机开一天的车疲劳驾驶怎么办?不用担心,辅助驾驶技术提供了智能化的帮助可以排除安全隐患。

如今,物流仓库的整合和升级是大趋势,通过应用机器视觉、机器人等技术,能够实现7X24小时无人分拣,高效精准。智能车队实现智能调度,可以提高物流效率,节约能源,带来成本优势;结合AI、自动驾驶技术,还能避免疲劳驾驶事故。商业物流的安全性是关键挑战,应用英特尔互联物流平台技术,可以实现物流透明、可视化。

英特尔为数字经济赋能

如何释放数据红利,这其实对计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芯片体现出更高的性能、更低的功效、更低的成本、更大的集成、更小的规格,最后有更强的可连接性,由此引导出英特尔的六大技术支柱的创新模式,包括制程和封装、架构、内存和存储、互连、安全、软件,它将带来指数级的创新,并全方位推动计算创新。

“英特尔只有把内功练好了,核心实力练强了,才能为未来的数据增值,数据红利贡献我们的力量。”杨旭坦言到,未来数据怎么让它释放价值,就需要新的技术:量子计算、神经拟态计算、人工智能、存储技术的创新、异构计算等,而这些都是英特尔要突破的课题。

在过去几年,英特尔从PC转向数据为中心的业务成效显著,2018年英特尔实现了708亿美元的销售额,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占到48%,接近一半。“按照这个速度发展,很快数据中心业务会超过PC。”杨旭表示,英特尔在过去一年研发投入达到135亿美元,生产制造投入152亿美元,还要加上对未来新技术的投入,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GPU、FPGA、计算机视觉技术,所以投入是巨大的。

除了积极修炼“内功”外,英特尔还与产业生态携手,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例如开放Thunderbolt™3协议,推广自动驾驶安全框架(RSS),成立AI应用实验室和实施AI未来先锋计划,合作建设FPGA中国创新中心,联合发起成立开放数据中心联盟、CXL开放合作联盟、边缘计算产业联盟,以及共推5G统一标准落地。

“光靠自己的技术出来,在市场上验证一下,不算成功。”杨旭对成功的定义是实现产业链共同推动,即英特尔与产业伙伴共同加速数字经济的落地。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