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于数字技术的商业观察者
登录×
观察
2021-10-29

“元宇宙”:正在数字化的宇宙观

时间: 2021-10-29 编辑:

在一个新概念层不出穷的时代,“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就突然爆红了。 不久前,一位字节跳动的技术人员在...

在一个新概念层不出穷的时代,“元宇宙”概念在今年就突然爆红了。

不久前,一位字节跳动的技术人员在与笔者讨论元宇宙时,对此概念表达了更多的困惑:元宇宙到底对现实业务有什么用?这让笔者觉得有必要写点儿什么,来说明一下:元宇宙,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价值?

跟现在的很多新兴科学技术一样,元宇宙最初也是出现在科幻文艺作品中。

1981年,一本名叫《真名实姓》的科幻小说,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的样子。在这里,人类可以通过脑机接口登陆虚拟数字世界,不仅可以有真实的生存体验,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幻化成不同的形象。

到了1991年,一本名叫《雪崩》的科幻小说进一步把这个“虚拟的未来数字世界”概念具象化了:这是一个与现实生活平行的虚拟世界,人们可以利用AR、VR和互联网等新兴科学技术,进入到这个虚拟世界,并且拥有一个与现实物理的自己相互对应的网络分身。这本小说给这个世界取了一个名字“Metaverse”——后来被翻译成“元宇宙”。

元宇宙=社会化的“数字孪生”

实际上,今天工业领域的人对于“元宇宙”的概念都更容易理解,因为从本质上,“元宇宙”与工业领域已经讲了多年的“数字孪生”有异曲同工之处:数字孪生,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在工业软件中构建一个与现实物理世界一一对应的环境,场景从设计、加工、制造、销售,直到服务。两者的区别,是“元宇宙”把“数字孪生”强调的工业场景拓展成了人类社会的社交场景,用人类社会的秩序和规则代替了工业业务逻辑和知识。

如果要更深入地比较元宇宙和数字孪生的应用价值和场景,我们还会发现,其实“数字孪生”明显比“元宇宙”还更复杂一些:数字孪生强调的是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彼此对应、互相影响,来自虚拟世界的数据能够直接控制现实世界的工业生产,工业生产的现实数据也会影响虚拟世界的数据优化;而“元宇宙”只是强调处在现实世界的人,可以通过更直接的方式进入一个虚拟世界,而在虚拟世界所经历的一切,并不会影响现实世界——如果说数字孪生是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元宇宙则是半环。

以上拿元宇宙的概念与数字孪生做对比,只是想说清楚元宇宙的概念。事实上,虽然可以把“元宇宙”看成是工业“数字孪生”向社会应用的一种泛化,但是在现在阶段,元宇宙更多被提及的应用场景,大多都是与游戏和互联网产业相关。

元宇宙爆火的底层商业逻辑

从逻辑内核来看,元宇宙不仅仅是针对游戏产业的。如果我们有机会参与到一个未来家庭的一天生活中,我们也许更容易体会元宇宙到底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改变。

假设有这样一个家庭,有四位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儿子和女儿。早晨7点钟,家庭成员都开始起床洗漱,开始准备一天的行程。爸爸是一个高科技公司的设计主管,早晨8点,就与设计小组的成员开始做产品最终方案确定,讨论存在的问题,研讨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妈妈作为一名职业销售代表,9点准时与客户见面,向客户全面展示产品的功能;儿子是一名初中生,上午最重要的事情是参加一场极其重要的考试,所以整个上午都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中;女儿还在上幼儿园,一上午的游戏时间,让她又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到了午饭时间,家里的四位成员纷纷摘下自己的智能设备,从各自的数字世界中返回真实世界:爸爸完成了产品方案的确定;妈妈完成了销售业绩;儿子考完试;女儿依然在想着下午要跟朋友一起玩儿游戏。

这可能就是整个元宇宙的终极理想目标。显而易见,元宇宙从功能上,其最终目标是构建一个与真实世界平行的虚拟数字世界:类似于工业领域的数字孪生,希望通过构建一个人类可以参与的虚拟世界,将所有真实世界存在的物理存在物、秩序、规则进行一次由实转虚的转换,从而实现全社会的“数字化转型”。

在实践的过程中,其势必会为现有的科技领域带来更多的应用场景,以及更丰富的商业价值,从而重新定义人类个体在未来的生活方式,以及整个人类社会在未来的社会秩序、商业秩序等——这也是此次“元宇宙”概念突然爆火的底层商业逻辑。

我们看到:成立于2004年的Roblox,定位为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创作平台,能够为玩家提供3D数字游戏,同时也提供面向开发者的RobloxStudio工具集和Roblox云服务,使玩家和开发者在虚拟世界中游玩、竞技和社交。今年3月份,Roblox携“元宇宙”概念在纽交所上市,首日股价上升54.4%,市值突破400亿美元,相较2020年约40亿美元的估值飙升10倍——这成为点燃本轮“元宇宙”概念大火的一件标志性事件。

随后,包括腾讯马化腾、脸书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在内的互联网公司纷纷表达了对“元宇宙”概念的认同、信心和“向往”,甚至传统IT大厂微软都说要建立“企业元宇宙”的企业解决方案……这些无疑为此次爆火的“元宇宙”概念填了一桶纯度很高的油。2021年8月,英伟达发布消息,宣称4个月前GTC大会上发布一系列重磅新品的黄仁勋,实际上是一个虚构的“数字人”,更是让整个行业对于“元宇宙”的讨论达到了顶峰——虽然有人分析这种数字人技术与“元宇宙”概念的实质并没有什么关系,但一点儿都不妨碍人们对于“元宇宙”应用的兴趣越来越浓。

“元宇宙”的科技价值

我们都知道,在科技进步的历史上,某些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技术出现,让人类历史发生了质的跃迁。例如蒸汽机、芯片、云计算……但是在这些技术产生之前,实际上都是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技术积累,而在积累过程中,人们并不知道这些科技技术的发展,最终会带来什么。

我们现在实际上就处在这样一个积累的历史阶段: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IT领域的进步和发展有目共睹,包括智能移动设备、云计算、大数据、5G、AI等的出现,总是让人感到眼前一亮,但实际上并没有对人类社会产生转折性的重大影响。

此刻元宇宙概念的推出,实际上是对过去30年~50年科技成果的一次集中梳理:针对一个具体的、理想化的应用场景,来判断不同科技成果的价值,以及明确未来不同科技成果整合的模式,从而将现阶段科技成果的能力实现最大程度的能力叠加——这同样需要时间,而且最终实现的也许不是“元宇宙”,而是其他。但是,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类科技进步在现在这个阶段,需要一次以结果为导向的梳理,需要一个全行业公认的方向。这可能才是“元宇宙”在现阶段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因此可以说,元宇宙对当下人类科技最大的贡献,是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系统地整合以往的科学技术成果,从而淘汰一些不符合技术发展规律的技术,发掘一些更有需求的科技方向——从而,在人类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一次有价值的归档。

与此同时,对于一项新兴的概念而言,“元宇宙”实际上是为人类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人们将目的地将有以往所有的科学技术进行系统的、理论性的梳理、整合、融合和利用,以响应所有能够想象得到的社会场景。因此,与其问“元宇宙”概念能够对人类未来有多大的价值,不如问人类的想象力能丰富到怎样的程度——因为以现有的技术水平,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所以说,元宇宙能够给今天科技行业带来的第二点价值,就是其能够让今天的人们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去思考科技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无法逾越的科技伦理藩篱

如果是说,用三维建模技术在虚拟的世界里“复制”一座城市,很容易理解的话,那么实际“元宇宙”所强调的“平行世界”,最让人担心的是:在这样一个纯粹的数字化世界里,该如何构建秩序?如何延续文明?如何保证其不会毁掉人类文明基因中的伦理坚持?

这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伦理和秩序。

实际上,人类科技的进步。一直存在道德伦理层面的约束——例如克隆技术。因此实际上“元宇宙”也存在一名明显的伦理悖论:以上面四口之家的小女儿为例,她乐于在虚拟数字世界中,与新认识的小伙伴玩耍,但,虽然其他小伙伴也同样是来自现实世界的数字映射,只是,抛开技术单纯体会情感,她与其他小伙伴真的有社交吗?

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时候,有一句话特别流行:你根本不知道网络另外一端与你聊天的,是一个人,还是一条狗。这句话如果放在“元宇宙”中,可以改成:一个随时可能由于停电、断网,或其他原因,更容易消失得无迹可寻的“电子宠物”式的社交,带给人的心理慰藉与心理打击,哪个更大?如果可以预见这种“社交”会带来无法挽回的打击,那么人类是否有勇气和必要,继续做这样的社交?进而,科技到底是让社交变得更容易获得,还是更容易失去?科技带来的是社交方式的便利,还是让社交的目的性更强的结果?

所以你看,“元宇宙”最终是否能够实现,绝非是一个单纯的技术问题,人类在实践其的过程中,需要回答的伦理拷问并不少。

如果剥离伦理的“心灵需求”,单纯从“生存需要”出发的秩序能否在“元宇宙”中实现呢?

如果我们都认可:实际上“元宇宙”是一次对全社会的数字化过程,那么,实际上关于秩序的讨论就转化为:现在社会的秩序、文明、法律等一切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的机制,是否可以数字化?

答案是可以。

我们继续溯源这个问题:人类现有的秩序、文明和法律的基础是什么?物权。也就是说,人类对于私有物品的物权,是一切文明的起始点:所有秩序、法律和道德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保障个人物权不被侵犯,个人物权的交易更加公平。

此时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从现有的IT技术中找到相对应的技术?对,区块链。

2021年8月28日,美国NBA勇士队当家球星史蒂芬.库里以18万美元购买了一只猴子头像的消息传遍了整个IT领域——NFT开始引起了更多的关注。

NFT是非同质化通证(Non-FungibleToken),是区块链中的一个条目——你可以理解为,是区块链的一种应用形式:由于每一个NFT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这也就意味着,当一件作品被铸成NFT上链之后,这个作品便被赋予了一个无法篡改的独特编码,以确保其唯一性、真实性和归属权,那么这个作品就成为了区块链上独一无二的数字资产。

用更通俗的表达方式:史蒂芬.库里用18万美元,获得了一个数字作品(一只猴子头像)在虚拟的数字世界里所有权——那么推而广之,未来利用类似的技术和应用模式,是不是在数字虚拟世界里,个人的物权就能够得到保障了?如果个人在数字虚拟世界里的物权能够得到保障,为了每个人的物权都能得到尊重,那么人类真实社会里的秩序和法律,就可以在数字虚拟世界里,得到延续。

写在最后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元宇宙”这一全新科技话题的几点思考:

从技术实现角度看,元宇宙概念对于VR、网络和其他IT新兴技术的需求是无限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技术一定是制约其从概念变成现实的鸿沟。仅就VR技术而言,其从最近一次技术跃迁到现在已经20年以上,但并没有实现真正的应用场景普及化。这其中,有关于内容和产业链不完善的原因,但更大的原因,是网络等诸多IT能力难以满足其现实的需求:虽然目前5G已经成为标准的移动互联网配置,但是距离能够为每个人提供充分的网络连接能力,还有很远。

第二,如果技术能够实现构建一个人人可以登录的虚拟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就一定会存在吗?人类社会之所以成为社会,除了规则外,还有道德、法律等种种人类文明的沉淀,这是保证整个社会是大体有序运行的关键。但是对于一个虚拟世界而言,无论是缺少这样的社会运行制度,或者完全由虚拟世界提供者来制定相关的运行制度,都显然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技术的道德底限,使得“元宇宙”的实践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第三,无论是“元宇宙”,还是NFT,从NFT到数字世界的秩序建立并不简答,都是科学技术进阶过程中的一个过程性产物。其在资本市场的成功,一方面,反映出整个产业界对其未来的看好程度;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其正在被资本裹挟——每一项新技术的出现,在最初的上升期,在资本的推动下,价格都会快速升温。这源自资本逐利的本质,但绝对不意味着,个人投资者和投资机构可以将其看成是下一个“风口”,能够借助其实现财富的迅速聚集。经验提醒我们:结果非常可能与我们想象的总是相反,例如比特币,正留下一地鸡毛,无人收拾。所以,对于每一个关注科技成长的人来说,元宇宙和NFT为我们带来的更多是对未来的想象,而不是一次实现“一夜暴富”的机会。

最后,无论如何,元宇宙是一个新概念,有未来,值得期待。

标签: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归数字商业时代所有,未经允许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