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多家国内车企提出了“辅助驾驶平权”的理念,意在将通常较高端车型才会配备的辅助驾驶功能普及到更平价的车型,惠及更广阔的消费群体。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简称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L2级及以上的辅助驾驶功能装车率达到66.3%,16万以下市场装车率进一步增长。
随着辅助驾驶技术从“高端化”向“亲民化”加速转变,无论是汽车制造商还是辅助驾驶方案提供商,挑战都与机遇交织并存。在新的行业趋势之下,厂商一方面想要短期内快速抢占增量市场,另一方面还要同时确保原有业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这就必须在安全、体验和成本三个方面同时做到位,缺一不可。这三者的均衡,无论是对于当前正处于规模化应用关键阶段的辅助驾驶,还是未来更高级别驾驶自动化的商业化落地,都是必须攻克的课题。
Mobileye正是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始终致力于在满足日益严格的行业安全法规的同时,保障消费者对辅助驾驶功能的良好体验,并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推动技术的广泛部署。
聚焦“辅助驾驶平权”,Mobileye“环绕式ADAS™”方案强力出击
在日前举办的上海车展上,Mobileye带来了“环绕式ADAS™”,其作为公司今年全新推出的中阶辅助驾驶方案,精准契合了当下“辅助驾驶平权”趋势下的需求。
该方案基于先进的软件堆栈,通过一颗高性能EyeQ™6 High系统级芯片(SoC)实现软硬件的深度垂直整合。除了在获批高速公路路段的特定条件下支持”驾驶员运动脱离/需注视”的驾驶外,该系统还将提供交通拥堵辅助、危险检测、泊车辅助、驾驶员监控和 360 度紧急辅助等功能,并支持增强现实显示屏。另外,“环绕式ADAS™”还降低了系统成本,使车企能够将功能普及至百万辆级规模的主流量产车型。
也就是说,Mobileye的“环绕式ADAS™”解决方案在追求高性价比的同时,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高速驾驶自动化不断增长的需求,也符合日益严格的全球法规要求,将助力车企在中国至全球市场实现领航辅助驾驶等功能的大规模量产与普及。
在全球市场层面,Mobileye正与大众汽车集团合作,通过“环绕式ADAS™”为其未来的横置发动机(MQB) 车型带来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升级体验。MQB平台作为大众汽车集团的模块化平台,覆盖旗下的多款畅销车型,拥有广泛的用户基础。而Mobileye “环绕式ADASTM”的加持,无疑也将助力其强化在全球辅助驾驶领域的市场竞争力。
在国内市场,Mobileye也正与本土合作方共同致力打造基于“环绕式ADAS™”的解决方案,助力推动辅助驾驶功能全面普及。
面向更高水平驾驶自动化的商业落地,技术路线的选择很重要
在辅助驾驶加速规模化商业应用的同时,业界对更高的L3、L4级驾驶自动化的探讨热度也有增无减。
Mobileye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mnon Shashua教授此前曾指出,实现完全驾驶自动化之路如同一场马拉松长跑,在这场长跑中,保障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尤为重要。在Mobileye看来,以视觉感知为中心的复合人工智能系统是最有望推动驾驶自动化大规模部署的正解。
所谓“以视觉感知为中心”,是指以摄像头作为主传感器,同时对更多类型传感器的采用也持开放态度。例如,Mobileye内部在开发成像雷达,还在“驾驶员视觉脱离”系统中集成了一个前向激光雷达。多重传感器的冗余,对于更高级别驾驶自动化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所谓“复合”,是指一方面Mobileye积极采用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例如深度学习、端到端,同时也发挥视觉算法方面的传统优势,通过“博采众长”,将最新的技术以安全和负责任的方式整合到产品中,达到安全性和效率的最大化。
在通过感知冗余和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安全和性能的同时,Mobileye的技术路线也充分考量成本因素,这一点对于技术的商业落地可行性同样至关重要。而该公司模块化技术架构就奠定了其在性价比方面的优势地位。
Mobileye的复合人工智能系统在模块化设计方面表现出色,这意味着可以提取系统中的某些模块,并基于此打造成本更低的辅助驾驶系统,或者增加额外的冗余传感器,以较小的投资实现向更高级别驾驶自动化的逐步过渡。
这种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为规模化商业部署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模块化,车企的系统设计工作得以“减负”,也能更好地适应驾驶自动化这场马拉松进程中的未来技术更新和需求变化。
这种模块化设计根植于Mobileye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 —— 公司的产品组合涵盖了从基础驾驶辅助至面向未来“出行即服务”的全系列驾驶自动化系统的各个类别。除了基础辅助驾驶系统(ADAS)和面向中阶辅助驾驶的“环绕式ADAS™”,在更高级别的驾驶自动化市场,Mobileye通过 SuperVision(驾驶员运动脱离/需注视)、Chauffeur(驾驶员视觉脱离)、Drive(无人驾驶)方案,涵盖各级驾驶自动化应用。
凭借这种模块化的技术开发和演进风格,Mobileye在全球收获了大量合作伙伴,其中仅主机厂就超过50家,上车1200款车型。
持续赋能中国汽车制造商出海
除了在“辅助驾驶平权“的浪潮中奋力一争高下,中国汽车制造商亦将目光投向海外,开始发力在国际舞台上开疆拓土。然而,出海之路犹如一场充满变数的棋局,既有机遇,也有风险。
一方面,汽车出口必须“合规先行”,而海外市场在主动安全和辅助驾驶方面严苛的法规政策对车企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E-NCAP)的碰撞测试被公认为最严格的测试之一。2022年获E-NCAP认证的所有5星车型中,有 71% 之多搭载的是 Mobileye 的方案,这就彰显了Mobileye技术在解决方案安全合规方面的卓越成就。
另一方面,国际贸易环境和政策的动态变化,也会直接影响汽车在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乃至落地的可行性。而Mobileye基于自身在技术安全性和成熟度、解决方案的成本可控性和可扩展性,以及全球生态合作体系和规模化部署方面的多重组合优势,结合对海外市场安全法规和评价测试体系的深刻理解,能够作为可靠的合作伙伴,为中国车企提供一系列经过全球市场检验、符合全球安全标准的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使中国车企在出口车型的安全合规、成本效益和上市速度方面都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写在最后
驾驶自动化这场“马拉松”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深刻的市场洞察和卓越的执行力。从国内“辅助驾驶平权”到中国车企出海,Mobileye不仅敏锐捕捉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还凭借技术、安全、成本和规模化落地的综合优势,展现出了既能深耕本土、又能链接全球的全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