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供应链持续波动与电商需求强劲增长的双重推动下,仓储行业正处于深度变革的关键节点。劳动力短缺、订单复杂度上升、客户服务期望不断提升,正在倒逼仓储运营者加速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转型。
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斑马技术发布了《2025全球仓储愿景研究报告》,报告显示,全球63%的仓储领导者计划在五年内实施人工智能(AI)软件(亚太地区占比63%)和增强现实(AR)技术(亚太地区占比65%);此外,全球64%的受访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仓库现代化领域的支出,亚太地区领导者的占比则达到63%;同时,全球63%的受访者计划在2029年之前加快仓库现代化进程,64%的亚太地区受访者也表示认同。
可预见的是,这些趋势并非孤立,而是彼此交织、协同推动企业走向下一阶段的仓储现代化。
“现代化不仅是目标,而且是在当今快节奏环境中塑造仓储未来的机会。”在斑马技术亚太区运输与物流、仓储与医疗保健垂直市场解决方案主管郑莉雯看来,虽然大多数决策者(84%)已将仓储现代化视为优先任务,且70%认为运营可视化是实现自动化决策、提升员工与资产利用率的关键,但现代化转型并非仅靠工具部署即可完成。现实中,生产力瓶颈仍然存在。
斑马技术亚太区运输与物流、仓储与医疗保健垂直市场解决方案主管 郑莉雯
例如,库存不准确和缺货问题被80%的员工和75%的管理者认为会直接影响效率。为此,决策者普遍认为应通过智能自动化优化工作流程,提升库存预测能力,以灵活应对客户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同时平衡运营成本与供应能力。
尽管仓储行业在订单满足率等方面已有所改善,但生产力仍是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库存不准确、缺货、低效的手动流程,以及退货处理和延迟交付问题,依然是提升运营效率的重大障碍。实现端到端可视化、更好地资源管理、智能自动化及逆向物流被视为解决之道。数据显示,83%的决策者认为未达成服务水平协议会造成严重的财务后果,而85%的员工则指出,如果雇主不投资技术改善仓储运营,他们将很难实现业务目标。
同时,尽管企业普遍计划从分散、被动的流程向更连贯、流畅的流程转变,但现实中依然面临诸多阻力。69%的员工指出仓库缺乏合格的员工,同时他们对疲劳和体力透支的问题表示担忧。在资源受限的背景下,仓库必须应对更高的客户期望与更快的交付压力,因此自动化与数据驱动的运营方式正成为推动生产力提升的关键。
人工智能正被仓储领导者广泛用于提升运营的多个关键环节。首先,在安全管理方面,AI工具可实时检测潜在危险并发出预警,营造更安全的工作环境。其次,在质量控制中,AI有助于识别异常并优化流程,确保运营精准高效。最后,库存管理则依赖于高级分析能力,通过预测需求、优化库存结构和空间利用,进一步提升整体效率。
“随着机器学习、预测分析和生成式AI的兴起,仓库操作者看到了其变革潜力。领导者正在谨慎推动这些技术整合,确保AI不仅符合战略目标,也真正赋能一线团队。”郑莉雯举例补充说,未来的仓库将融合移动传感器、机器视觉、RFID和固定式工业扫描仪,实现实时、自动的数据采集与库存更新,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安全性与准确性。
此外,软件驱动的创新被视为下一阶段仓储发展的核心。决策者正优先引入三类关键软件技术:生成式AI、高级预测分析工具以及智能运营优化系统,以提升流程智能化水平。增强现实(AR)、动态劳动力管理系统和自动测量技术等新工具也在被引入,以增强决策的精确性与适应性。这些技术共同构建出一个高效、智能、自主的未来仓库图景。
劳动力挑战依然是当前仓储运营中的一大难题。超过九成的工作人员(全球93%,亚太地区92%)认为,自动化和移动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有助于吸引并留住更多仓库员工,;尤其是当仓库管理者通过提供技术工具和自动化设备来帮助他们时,员工会更有成就感。
鉴于客户期望不断提高,技术增强劳动力正成为行业共识与破局之道。90%的员工认为,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劳动力能力是自动化最有效的实现路径;78%的管理者也认同从技术和设备层面赋能员工,是平衡自动化与人力需求的最佳策略。这种理念强调“人机协同”,在确保运营效率的同时,也支持员工成长与适应。此外,78%的员工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提供先进技术设备的雇主。对于企业而言,这意味着技术投入已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程宁表示:“仓库一线员工经常要处理大量任务,其中有些工作完全可以在今天通过自动化来完成。要加速迈向更加智能、可持续的仓储未来,仓库管理者需要主动推进数字化和智能自动化。斑马技术凭借在RFID、固定式工业扫描、机器视觉等领域的深耕,帮助企业赋能仓库一线员工间的互联,加速仓储业的智能化升级。”
斑马技术大中华区技术总监 程宁
在安全与弹性方面,技术也在不断改善仓库工作环境,从降低受伤风险到适配灵活排班,创新方案正逐步构建起一个更高效、更具吸引力的工作生态。
随着仓库现代化进程加速,技术已成为应对季节性需求和劳动力挑战的关键手段。决策者正通过战略性技术投资,将自动化与员工协作深度融合,简化运营流程、减少错误,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环境的灵活性。自动化不仅提升效率,还代表企业对员工成功的投入。81%的决策者认为与员工协作的自动化能有效提振士气,并带来更高的生产力、准确性与运营适应力。这些技术能够快速应对需求变化而无需大规模基础设施更换,优化成本结构。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仓库已成为现代商业不可或缺的一环,决策者也在优先关注以下事项:一是解决关键运营挑战,如订单准确性、IT系统优化、退货管理等;二是推进自动化之路;三是聚焦核心投资,优先布局人工智能、工作流程自动化与劳动力优化。
然而,现代化的推进也面临现实阻力。虽然59%的领导者计划在未来五年加速现代化举措,但旧系统的更换、短期内难以显现的投资回报,以及在不同设施间扩展创新的复杂性等仍是主要挑战。领导者正将关注点转向如何确保技术投资带来可衡量的成果,以实现真正高效、具有韧性、可持续的运营体系。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在未来五年,全球仓储行业将迎来一轮新的技术升级潮。尤其是在AI与边缘计算日益普及的背景下,仓储将不再只是物理空间的管理问题,而是数据流、信息流与物流协同优化的关键节点。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设备的升级,更是决策方式、组织架构与人才机制的同步转型。
对于正在加快数智化转型的中国企业而言,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