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9日,在阿里巴巴杭州云栖大会当天,西门子也在苏州召开了自己的“工业论坛”,并于当日发布新闻稿,宣布为了将今年7月在柏林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深化,已与阿里云就MindSphere落地中国内地市场的技术路线图和具体实施计划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的主旨,是计划于2019年第一季度末面向国内客户发布“MindSphere on Alibaba Cloud”正式(general availability)版本。
“跟阿里云的合作是一个非常战略性的合作,我们正在全力推进,而且坚信这能在中国创造一个生态系统,这也是我们以及客户所期待的。”西门子股份公司数字化工厂集团首席执行官Jan Mrosik当天在苏州接受记者采访时一再强调,虽然合作的细节内容还不便透漏,但是双方都是全面致力于这样的合作,并相信彼此的合作能够打造一个对于西门子以及阿里云的终端客户来说最优的解决方案。对于合作过程中的主导权,Jan Mrosik 说:“这是一个合作关系,它是共同来去开发市场,共同走向市场。双方都会和客户进行交流,来跟客户进行接触,这是一个共同做市场的方式。”接受完采访的Jan Mrosik当晚赶回德国。
从今年7月的初步合作备忘录到9月的正式合作协议,再到明年3月的产品市场化,从双方紧凑得有些急促的合作时间表看,我们没有理由怀疑合作双方的诚意,以及彼此之间的紧密程度,但亦可体会此次合作所蕴含的“历史意义”:在当前所谓“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上,合作双方都希望能通过此次合作,借助对方的能力和资源,实现自身业务的某种突破——对于西门子来讲,是实现产品逻辑的完整闭环;而阿里巴巴则希望借此能够在2B领域赢得更多行业知识。颇为引人关注的点在于:合作的双方,一方是全球顶级的传统优势工业系统提供商,另一方是在中国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公有云服务提供商,都是本行业非常权威的代表,那么在此合作当中,谁获得更多的主导权,也许就意味着未来将有谁来主导中国工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到底应该由更了解行业知识的传统优势技术提供商直接服务企业用户?还是由代表新IT技术趋势和商业模式的互联网公司将传统技术提供商变成自己的供应商,通过整合所有行业内更多的知识、经验和产品,再以云平台或工业物联网的方式,直接为工业企业提供无门槛的数字化服务?
从现在工业演进的历史看,前两次工业进步,无论是机械化还是电气化,都是集中在对能源使用方式的改变,实际上改变的还仅仅是工业企业内部的效率和生产关系。但随着整个商业环境的不断完善,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标签的最近两次“工业革命”的演进轨迹,实际上反映的是在生产力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以后,工业企业开始尝试在本企业之外的更大范围内进行生产关系的优化和变革——无论是对现实的供应链,还是对潜在的商业规则。
在信息化阶段,以软件为代表的IT技术,已经遍布单个制造业企业从设计、生产、制造,到产品服务的整个业务流程。但显而易见的一点:不仅分布在各个业务节点的软件彼此存在天然的融合鸿沟,而且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IT系统与电气化、自动化相关的机器设备硬件还处在并行发展阶段——两者彼此的联结和数据交换,通过各种不同的协议和通信方式,最终由人来完成。简单说,此时的IT技术还没有渗透到工业企业的核心的生产加工环节,因此对于工业企业自身来讲,IT依然是辅助。
智能化既是对信息化的颠覆,更重要的一种继承——通过更深入地应用包括互联网、云计算、AI、增材制造等新兴IT技术,将原本运行在虚拟世界当中的软件与并行于物理现实当中的设备,以数字化的方式做更充分的融合,从而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个更容易、更完整和更简单的方式,对自身企业的业务进行管理和优化。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为整个工业领域提供一个更高效的商业脉络。
很显然,所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概念,不仅涉及到虚拟世界,也要控制现实世界,因此不仅需要深厚的工业企业经验和知识,而且需要在硬件、软件等各个方面拥有足够的经验和控制度。因此能够将这种想法
落实到产品并市场化的厂商,并不多见。而唯一一个同时具有“硬件”和“软件”能力,本身有是工业企业的西门子,无疑是其中指标性的厂商之一。
西门子从电气时代就开始崛起,在工控领域是绝对的巨头。在信息化时代,2007年5月11日,西门子又通过美国UGS公司正式进入工业软件领域。
“在产品设计阶段,我们通过提供工具帮助用户在数字模型中设计产品,在虚拟世界中进行仿真;在生产加工环节,我们能够帮助用户在数字世界设计整个产品的制造过程,设备、设备单元、生产线以及整个工厂。并将其映射到西门子的自动化设计、驱动和TIA产品组合中,通过物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联结,从而推动后续的创新服务和预防性维护。”Jan Mrosik强调,西门子所遵循的“数字化双胞胎”就像硬币的两面,一面是虚拟世界的,一面是真实世界,西门子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过程的每一个节点,不仅能够提供虚拟世界的数字解决方案,而且也能将来自虚拟世界的数据和信息,与来自物理世界的信息进行“智能化”交流:“产品和生产在真实世界中的情况,以数据的方式存储在MindSphere上。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很快获得有效的反馈到设计和生产环节,从而闭环改进性能。”
很显然,经历多年的积累,西门子目前已经初步从产品层面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融合,也通过发布MindSphere系统在整个产品逻辑中完成了闭环。但同时,很显然,新兴的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西门子的闭环当中发挥着不能被忽略的作用——长期积累的知识、技术和产品如果被比喻成一辆可以任意速度行驶的车,那么互联网的联结能力和云计算的运算能力,则是决定这辆车能跑多快的路。因此选择一个能够部署和应用MindSphere的公有云服务平台,是西门子最终实现产品逻辑闭环的关键“节点”。
“互联并不是一切,但是不联网便没有办法获取数据,没有办法分析数据背后的价值,所以联网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在Jan Mrosik的构想当中,与阿里云的合作,是在中国的确的物联网领域构建一个生态系统:阿里云作为该物联网系统的IaaS层,MindSphere作为PaaS层。而且作为西门子主导的这一生态系统,MindSphere还将通过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增加其成长性和实用性:“从而能够支持我们客户愿意将自己的资产链接到我们的平台之上的各方。”由于各国对于公有云大同小异的合规性限制,MindSphere的全球合作伙伴AWS、azure在中国本土市场并没有明显的本地化优势,最终西门子在中国选择了与阿里云合作。
作为合作另一方,阿里巴巴马云在云栖大会上提出了自己的“新制造”理论:“新制造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实体和虚拟融合,而是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新制造的竞争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制造背后的创造思想、体验和服务能力。”虽然不是一个全新的说法,但很显然,阿里巴巴的“新制造”更关心通过自身的公有云服务优势,将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整合。不难体会,在阿里巴巴的构想当中,未来的制造业,会通过应用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将机器设备、生产线的数据全部打通,从而实现制造的智能化,进而实现销售和服务的一体化——而这正是如阿里巴巴一样的互联网公司最擅长的部分。因此阿里云实际上是希望借助自己的公有云平台,整合资源,输出服务,打造自己的“闭环”工业物联网平台——其中,西门子的MindSphere是“资源”之一。
且不论马云对于未来“新制造”的定义是否符合工业进阶的一般规律,但是其思路的确非常符合互联网公司的逻辑:整合所有有利的资源为我所用。不得不说,这种思路用在2C领域或者更适合。
互联网正在吞噬一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整个IT行业的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都因为互联网的出现和深入应用,而发生了明显的轨迹改变,现在,互联网所产生的影响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例如整个制造业。但是,制造业是否能按照互联网企业的模式发展?
事实上,与其他的“行业云”一样,工业云同样涉及到很多的行业业务属性和行业知识。而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工业企业当中所涉及到的规则和知识,是需要长期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工业企业在实现“数字化”之外,要实现“智能化”所不能缺少的部分——这也是一个公有云平台或者软件系统所不能提供的。且从本质上来讲,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是两个无论是“气质”还是“内涵”都不太相同的行业:互联网企业的知识强调快速迭代,工业企业的经验强调长期积累;互联网企业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快速解决短板,工业企业发展的关键是稳健持续。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将工业行业变成销售、流通和服务领域的“生产车间”,成为互联网企业价值链上的一环,显然还为时尚早。
从笔者的角度观察,西门子与阿里云的合作,可以理解为是在“数字化转型”关键点上的一次碰撞和互相借力。对于可以预期的未来,西门子必然会在阿里云部署了面向中小型企业的MindSphere应用后,进一步通过私有云的方式,将MindSphere部署到大型客户,从而完成对用户的全覆盖。并通过Mendix的APP高速开发,搭建自己能够掌控的“工业云”生态。而阿里云,也会持续依靠自己的合规性优势和用户数量优势,吸引更多的传统软件技术厂商落地中国市场,并通过整合其能力,为小型企业提供数字化能力,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工业物联网”。
而对于广大中国工业企业级用户来讲,为今之计,是从自身现实业务的角度出发,有步骤、稳健地实现数字化思维和工具的转化,为全面彻底实现“智能化”,搭上“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高速列车,积累知识和经验——这不能急,也不应该急。
“大家去看车展的时候,最感兴趣的是概念车,但是对于中国企业来讲,当务之急是先把驾照给学了。”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过程工业与驱动集团总经理林斌强调,虽然中国工业的体量比较大,但是从比例上来说,在业务模式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距离先进工业企业的差距还很大。因此如果从技术上看,中国的工业企业应该沿着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从提高基础能力入手,不能企图走捷径,实现所谓“跨越式”发展:“第一步,实现机器设备联网;第二步,通过软件来实现设计和规划;第三步,建立一个防御的信息安全的网络;第四步,才是实现设备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如果跳过其中的一步,我觉得都很难来实现真正项目的落地。”这实际上不仅是对客观规律的遵守,也是一个行业成熟的标志。